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

關於明代科舉作弊

作者 okplaymayday (星期天的歷史學家) 看板 Gossiping
標題 Re: [問卦] 科舉考試會有人作弊嗎
時間 Tue Nov  8 15:48:24 2016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※ 引述《yuzukineko (閃亮三叔公)》之銘言:
: 餓死抬頭
: 古早人參加科舉考試會有作弊的行為嗎?
: 例如給監考人員或主考官送禮
: 或者攜帶小抄進場?
: 如果抓到會有什麼懲罰?

科舉有很多防弊措施,歷史課本有講到的是「彌封」、「謄錄」就是把考生的名字遮起來,以及把考生的文字另外抄一分,避免被認出筆跡。此外還有進階版,例如科舉前哨戰叫「童試」,考完才能成為生員,生員才能考科舉。童試要考三關,最後一關會檢查三次的筆跡有沒有一樣,確定不是頂替的。

還是有一些被抓到的情況,曾經有頂替的考生太大意,忘記喬裝,結果被考官發現怎麼鬍子的樣式不一樣,才東窗事發。後來鄉試的考場就有規定進去前要檢查儀容,辨識考生是不是同一人,還要進行搜身,確定沒有帶小抄,帶小抄的處罰最嚴重是發配邊疆。

既然不能頂替,考生又想到一招,乾脆槍手也一起進去考試,然後賄賂考官,讓他們坐在旁邊,等槍手寫完,把考卷傳過去隔壁。這件事後來也被抓到,原因是槍手太厲害,不小心幫人考第一名,自己也順便考第六名。禮部復試的時候發現,怎麼第一名白癡白癡的,才揭穿整件作弊的事情,第一名就被流放邊疆了。

《明史‧選舉志》裡面記載各種已知的作弊方法,要警惕士人不要再搞這些,裡面提到有賄賂考官、偷帶小抄、調換考卷、冒名應考等等各種弊端。最強的招數就是在考卷裡面夾帶暗號,讓考官猜出考生,這種情況很曖昧,最難抓。

所以說收買主考官是最方便的,大家應該記得周星馳在演「蘇乞兒」時,武狀元的考官本來是老鄭,後來被換的劇情吧。明代考生也有考慮過這種情況,所以乾脆繼續拜託已經收賄款的官員去和考官商量,由他來頂替閱卷工作,讓舞弊能夠繼續。收賄的官員也沒辦法,錢都收了,只好壞人做到底。

還有一種技巧性作弊,是真的自己去考,但是鄉試的考場有分很多考區,各區入取名額不一樣,考生可能本來在一級戰區考不上,所以他假造自己的籍貫,改去邊疆考區,這樣比較容易考上。明代後期漸漸默許這樣的行為,同意考生轉換出生地,因為嘉靖皇帝很大器,他說:「全天下的秀才都是我的考生,哪有什麼冒籍事情。」

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

關於PTSD的研究方法

作者 okplaymayday (星期天的歷史學家) 看板 Gossiping
標題 Re: [問卦] 古代名將會有PTSD嗎?
時間 Sat Oct 15 23:53:08 2016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※ 引述《sumarai (Pawn)》之銘言:
: 就是阿
: 最近看現代戰爭片,都會講到PTSD
: 打仗完回家的軍人無法回歸正常生活
: 聽到啄木鳥啄樹聲以為是機槍的聲音
: 發狂掃射森林之類的
: 或是看到穆斯林就會疑神疑鬼,心跳加速
: 好奇的是中國古代名將也會這樣嗎?
: 每次打仗都好幾年
: 等於生活在戰場上,一直在高壓的環境中
: 會不會哪天去朋友家作客,聽到磨刀聲就把朋友家全殺光阿
: 有名將得PTSD的八卦嗎?

是真的有學者在研究這個問題,最著名的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歷史系退休教授司徒琳 (Lynn Struve),他就是採用「創傷症候群」的視角看古代人有沒有類似的症狀。不過古代名將留下來的日記、文集比較少,而創傷症候群需要當事人對自己狀態的描述,所以目前沒有看到這類的研究。

司徒琳的研究對象是改朝換代文人,因為文人有很豐富的自傳、日記、書信,資料比較完善。當然古代人沒有「創傷症候群」的知識,但從他們的行為,確實有壓力後失調的情況。例如有一個叫張茂滋的人,生長在明末清初,他在回憶錄《餘生錄》中寫了一堆看似胡言亂語的話,好像有很多重人格那樣,很難解讀他在寫什麼,據司徒琳的研究,這就是有創傷症候群了,詳細的理論我也不是很懂,就不多寫了,中央研究院的嚴志雄教授也有類似的研究。

排除這些比較嚴謹的研究,我自己也有收錄一些輕微的症狀,例如江南四大才子徐禎卿在他的筆記小說《剪勝野聞》記載一則故事:朱元璋嫌太子的個性太軟弱,有一天就偷偷叫人載了一車死人骨頭到太子面前要去刺激太子,有意思的是,這就是現代醫療的洪水治療法(flooding)。結果好像太刺激了,太子看到一堆死人骨頭,瞬間就瘋掉了。

參考資料:
  1. 司徒琳(Lynn Struve)著;王成勉譯,〈儒者的創傷──《餘生錄》的閱讀〉,《臺灣師大歷史學報》,39(臺北,2008),頁1-16。
  2. 嚴志雄,〈體物、記憶與遺民情境──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21(臺北,2002),頁43-87。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推 wotupset: 紅水療法不要亂用 10/15 23:54
→ FA88124: 綠水療法呢? 10/16 00:15
推 future9987: 長知識推 10/16 00:23
推 grandwar: 推 10/16 01:47

科舉小知識

作者 okplaymayday (星期天的歷史學家) 看板 Gossiping
標題 Re: [趣事] 有趣豆知識 036 明代科舉篇
時間 Thu Jul 28 00:02:31 2016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1. 推甄上國子監(國立大學)的學生,若考核不通過,不但自己要受罰,連當初推薦他的老師也要被扣薪水。(《太祖實錄》)
  2. 國子監就已經有「值日生」的制度了,值日生每天要負責點名。國子監的學生如果批評學校的餐廳難吃,要被處罰打屁股。(《南廱志》)
  3. 朱元璋在國子監門口立一根旗桿,不是升旗而是升人頭,犯大錯的學生頭會被砍下來掛在上面。放了一百多年,正德皇帝偷溜到街上玩,發現這根旗杆,覺得學校放這個太血腥,才叫人拆掉。(《南廱志》)
  4. 上京趕考可以跟官府申請旅費。但是崇禎年間有修改規定,沒考上的人回鄉不補助,導致一些絕望的考生在京城自殺。 (《大明會典》、《玉堂薈記》)
  5. 考試的時候,答題卷如果被風吹走,禮部(大考中心)會再發一張給考生,但主考官可能還是會判零分。(《水東日記》、《棗林雜俎》)
  6. 每個考生其實只要專研《五經》中的一經就可以了,考試也只要選他讀的那經來答題。有些聰明的考生故意五題都寫,當作加分題。一般來說,多寫是違規的,但偶爾遇到惜才的皇帝,會破例入取。(《玉堂叢語》、《棗林雜俎》、《觚賸》)
  7. 南京本來沒有考場,是借用京衛武學(軍事訓練學校)的場地來考試。後來明成祖朱棣把一個謀反的錦衣衛抄家,就順便把他的宅院改建成考場了,但有考生反應半夜會聽到錦衣衛鬼魂的走路聲。(《典故紀聞》、《庚巳編》)
  8. 南京的風化區就開在考場對面,只有一河之隔。考生考完以後就會去跑趴放鬆。(《板橋雜記》)
  9. 每到科舉考試的年份,南京日租套房的業者會重新粉刷,提高租價,目的就是要賺考生一筆。(《留都見聞錄》)
  10. 主考官未來會和考生產生師生關係,所以主考官其實除了看答題的文章以外,還會打聽考生的長相,如果長得很醜就會降低他的名次,萬一第一名真的不帥,主考官會很失望。(《菽園雜記》、《庚巳編》)
  11. 皇帝在勾選狀元時,往往不是依據答題內容的好壞,而是看考生的名字好不好聽。但也有例外的情況,隆慶皇帝曾經覺得大家字都寫得太整齊,非常可疑,所以他挑選了一張塗改很多的考卷當狀元。(《英宗實錄》、《棗林雜俎》)
  12. 考生稱呼座主(主考官)本來是叫「老先生」,但是明代中期的考生太諂媚,就改稱「老翁」、「夫子」,後來又發明了加強版,把兩個詞合在一起,變成「老師」,這就是老師的由來。(《觚不觚錄》)
  13. 福建人極少在內閣當官,因為他們講的官話其他官員很難聽得懂;廣東人也不會替皇帝、皇子講課,同樣是因為他們講話有廣東腔。(《明史》、《世宗實錄》)
  14. 鄉試有考中,考生的家人會在門口立一根竹竿。之後會試如果沒考中,竹竿就會倒放收回去,這就是「倒楣」的由來。(《消夏閑記摘抄》)
  15. 當京官以後,每天上朝結束,百官有早餐可吃。明代中期曾經有官員以財政困難為由,建議取消,但皇帝堅持要讓官員吃到健康的早餐,否決了這項建議。(《大學衍義補》、《英宗實錄》)
  16. 隋唐時代的官員享有例假,稱為「旬假」,旬是十天的意思,所以官員在每個月的十日、二十日、三十日(或二十九日)不用辦公。而明朝皇帝把這些例假和國定假日都取消了,只有新年五日、冬至三日、萬壽節(皇帝生日)放假。雖然端午節、中秋節都是重要的節日,但只紀念不放假。直到永樂七年,成祖朱棣才又多加十天的元宵節連假,皇帝會親自帶領百官看花燈和放煙火。(《萬曆野獲編》、《大明會典》)